作者简介谢刚,北京师大心理学硕士,Temple University学校心理学博士,2000年起在Fremont联合校区从事School Psychologist工作,负责学习、情绪、行为、社交等困难的测评、诊断、咨询以及后续教育方案的设计。
有孩子后,我的配角观念就明显了,总觉得孩子永远第一。我学会不只把生活中美好的一面端到孩子手上:饭桌上剩饭大家分着吃,蓝莓里不熟的也不再是妈妈的专利。
青少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寻找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特别是当父母的期望和要求与孩子自己的理想、爱好及同伴的压力不一致时。所以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对青少年健康自我概念的巩固至关重要。
经典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也叫“期待效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显示,老师的赞美、信任和期待能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